京剧中所有角色服装详细描写,要所有的角色的服装描写,要详细,还有化妆头饰都要写,谢谢

刀马旦服装定做-刀马旦装束

京剧中的装束非常有讲究,尤其是服饰,最能够体现人物背景、身世、性格。不同的人物,身份不同、性格不同或地位不同,会有不同的服饰,以便区别,也便于观众理解。

京剧中的服饰大体可以分为四类,分别是大衣、二衣、三衣和云肩。大衣,是京剧内部的分工行当之一,此类服饰包括的服装有:蟒、改良蟒、旗蟒、官衣、改良官衣、学士官衣、判官衣、开氅、鹤氅、帔、八卦衣、法衣、僧衣、褶子、宫装、古装、裙、裤、祆以及其它服饰配件。

从装束的角色范畴上面来看,穿着大衣的角色大都是文职官员、老爷太太、少爷**、丫鬟仆人等,它和二衣、三衣的区别是,蟒、帔、开氅、褶子、八卦衣、宫装、官衣等服装在袖口处都有水袖。大衣具有很明显的名称识别性能,对于塑造不同的人物起到了保证作用。

二衣,在技艺处理上和大衣有着共同之处,不过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。二衣包括的服装有:靠、改良靠、箭衣(其中含龙箭衣,花箭衣,素缎箭衣,布箭衣)、马 褂(其中含龙马褂,黄素缎马褂,铲子马褂)、抱衣(含花,素)、夸衣(含花,素,绒,布)、卒坎、龙套、大铠、青袍、茶衣、大袖等。

除了不同的身份穿着不同的衣服外,角色 还会佩戴一些物件和装饰品,如镖囊、弹囊、僧背心、道背心、绦子、大带等,这些对于区分不同的身份和处境也有帮助。

三衣,俗称“靴箱”,这类物品大多为人物所穿的靴鞋、内衣装束等,其物品还可分为两大类,即软片类和硬类。软片类又被称为软硬类,主要包括水衣子、胖袄、彩裤、护领、 大袜等。硬类主要包括:厚底、朝方、福字履、登云履、皂鞋、薄底、彩鞋、彩薄底等物。在三衣行当中,还有一些专用的靴鞋,比如鱼鳞洒、虎头靴、黑白道打鞋、旗靴、小孩靴、 僧靴等。

云肩,也叫披肩,是从隋朝(581—618年)以后发展而成的一种衣饰,常用四方四合云纹装饰,并多以彩锦绣制而成,晔如雨后云霞映日,晴空散彩虹。在汉民族服饰文化中, 云肩是一种独特的服饰款式,装饰图案内涵丰富,符号的艺术语言,数字的喻意,文化底蕴哲理深邃。

同时,云肩又是汉民族吸纳外来服饰文化,融会贯通,升华为自己民族服饰 的结晶;也是中国服装史上,平面与立体设计巧妙构思的典范。京剧的装束和表演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,渐渐地发展到不可分割的地步。服装艺术的完善,为京剧艺术步人臻境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。

戏曲角色行当中哪种只指女性?

戏曲角色行当中旦角只指女性。

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、不同性格、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。旦角表演的是女性,女属阴,故取其反义“旦”,指旭日东升。

戏曲角色,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。其中生是扮演男性角色,包括老生(末),小生。净行是花脸,扮演性格粗狂的男性角色。丑有文丑,武丑也以男性角色呈现。唯有旦角行当是女性,包括正旦指(大青衣),青衣花衫,花旦,闺门旦,帖旦,彩旦,刀马旦,武旦,老旦等。

旦角分类:

1、正旦:主要扮演中年妇女,唱做并重,以唱功见长讲究动作稳重,神态端庄。如秦香莲、王宝钏、王春娥等。另外,有扮演仪表端庄,刚柔相济的青年**或年轻女子,归正旦过老,视小旦却浮,在表演上取正旦之唱功,用小旦之做功,称为正小旦,也属正旦行当。如白素贞、宋巧娇等。

2、小旦:主要扮演未婚的年轻女子,如豪门权贵的**多称“大家闺秀”,也撑“闺阁旦”,小康之家和平民百姓的姑娘则称“小家碧玉”或“闺门旦”。要求扮相俊美,嗓音甜润、清脆,如黄桂英、胡风莲、许翠莲等。

3、花旦:是小旦行当的另一个门类,扮演天真活泼、性格开朗的**或诙谐戏谑、泼辣放浪的**。如《杀狗》中的焦氏等。花旦本属行当,因其表演上的泼辣、活泼、大方与小旦的含蓄、温文、憨厚迥然不同,故另立门类。

4、老旦:专扮演年迈苍劲和体弱力衰的老妇。如佘太君、《放饭》中的朱母等。

5、彩旦:即丑旦,亦称“媒旦”或“摇(音)旦”,则女丑,是表现女性特定人物的行当。如《法门寺》中的刘媒婆、《玉堂春》的鸨儿等。

6、武旦:亦称“刀马旦”,指武打戏中擅长武打重武功的女性人物,在服装上有长靠与短扮之分。长靠者多表现将帅人物,如穆桂英、刘金定等。

京剧中旦角是怎样的一个角色?

京剧里的人物,“旦角”是女性。按照不同类型,旦角又细分为若干类。

正旦,青衣

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、严肃、正派的人物。大多数是贤妻良母,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。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,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,动作幅度比较小,行动比较稳重。念白都是念韵白,一般不念京白,而且唱工相当繁重。从服装上看,青衣穿青褶子为多,所以青衣的另外一个名称也叫青衫,简称衫子。

花旦

从服装上来说,都是穿裙衣裳。即便是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鲜艳的花样。从年龄上看,都是扮演青年女性。从表演上来看,花旦是以做工和说白为主。在说白上是以京白为主,人物性格一般都比较活泼、开朗,动作也比较敏捷、伶俐。花旦可以分为闺门旦、玩笑旦、泼辣旦、刺杀旦。

武旦

表演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,有狭义和广义之分。

狭义仅指一些扮演善短打的带有非正规色彩的女性角色,穿短衣裳,一般不骑马,重在武功,重在说白。还有一种特殊的技巧,就是打出手。短打武旦不太注重唱和表演。

另一类是长靠武旦,就是妇女也穿上大靠,顶盔贯甲。这样的角色,一般都是骑马的,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,所以有个专门名词叫刀马旦。

老旦

扮演的是老年妇女的角色。老旦的表演特点,就是唱、念都用本嗓,用真嗓,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、刚劲,而是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。

彩旦

因其中有一大部分表现的是年岁比较长的老太,故又俗称丑婆子。这是一个行跨旦、丑两个行当的角色,表现妇女年龄跨度比较大,从十几岁的小孩子,到耄耋老妇,都可以表现。以做工为主,表演、化妆都很夸张,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角色。

花衫

早期的京剧里只有青衣和花旦,没有花衫。花衫是一种集青衣花旦等表演行当于一体的唱、念、做、打并重的一种新的旦角行当,也就是说,她集中了青衣的端庄严肃,花旦的活泼开朗,和武旦的武打工架。创立于王瑶卿,成熟于梅兰芳及其他三大名旦。